第十七章 事了拂衣去-《天帝别秀了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狄一注意说书先生口中提到,《西游记》不是送的,而是卖的。想来也是,既然受欢迎,那便没有必要做亏本买卖。

    看着这些走南闯北的江湖大汉,狄一觉得如果改编了《水浒传》和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,文体两开花绝对没问题。

    结账,茶没喝多少,他走到茶馆外,听到小孩子们口中的童谣已经与大闹天宫有关。

    “从娃娃开始,一代一代,千百年后,哈哈……两开花!”

    狄一大笑,引得众人侧目。

    他化为云烟,乘坐琉光,每到一地便去考察一番。各地情况差不多,看来这方法有效。《西游记》很受欢迎,在某些地方严重脱销,可谓洛阳纸贵。

    日后尝试改编各位大家的武侠小说,试试水,如果反响可以,便可长期印刷。漫画和轻小说也该提上日程,各种故事题材,涵盖各个年龄段。

    赚钱倒是其次,关键是长期潜移默化的改变这些人的观念。

    狄一看不到几千年,几万年那么远,但那些大家作品的影响力的范围和时间已经有过印证,虽然经过他改编,很多意味变了,可大体内核不变。

    不断视察,时间耽搁在路上,若要按时参加钟离郡的丹鼎大会,便没时间返回狄家。

    他乘着琉光直接前往钟离郡,路途中不断修改《水浒传》和几位武侠大家的作品,既要贴合蛮荒的习惯,又要将个别人物的身份改变,打破众人对妖族根深蒂固的印象。

    上次与青山的交易已经完成,青山附赠了一本《史记》。他给青山一些功法,不同的是,这一次他给了一本真的,但是只有巫族才能修炼。

    人族与妖族同根同源,巫族不一样,他们的躯体构造与人和妖不同,修炼的结果只会一无所成。

    狄一不知道青山有没有辨别功法真伪的能力,就算有,也没什么大不了的。青山若想修炼,只能靠狄一。狄一想要各种书籍,不一定非要依靠青山。

    凭狄一创建的两座小楼,可以雇佣很多人写故事,也许这些故事比不了那些大师的作品,但数量多,总会出现几本精品。偶尔有个别人对自己的作品要求极高,未必不会花上十几年时间写一本传世经典。

    他真正稀罕的是地球上的各种研究,河图的进一步演化需要它们。狄一也能在这里普及义务教育,不过这里万万年间没有诞生各种学科,肯定是有原因的。

    蛮荒凡人的智商不比地球人的低。

    按照正常情况,蛮荒应该向两个方向发展。科技和修行并重,如今只有修行,没有科技。凭借自然发展,没道理啊。

    修行者如天上人,对凡人的管控很松,然而万万年间,人的文明始终是一个模样,没有猫腻,狄一不信。

    狄一想过,万一青山真的有能力辨别功法真伪,他们之间的联盟也不会破裂。

    青山想修行,只能靠狄一,别无他法。

    狄一想得到各种研究知识,只能靠青山,同样无可替代。

    现在只需等待青山能否验证功法真伪,便是他能,水平也很有限。狄一有很多种办法瞒天过海,比如这里的人身体构成和地球有细微差别,地球上的灵气被污染,提炼过程出问题……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