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徐侠虽然极力辩解,奈何渔夫根本不理会,自顾自地继续唱下去。 而芷兰闻得徐侠说法,更是瞬间脸色通红。 徐侠发现自己越是解释,气氛越是尴尬,最后只得放弃挣扎,任由师父与渔夫各自胡闹下去。 …… “哦,芷兰淑女也年芳十七吗?”晏晨指着身边徒弟,“巧了,我徒儿今年也正好十七,还真是‘有缘人’呢!” 晏晨语气暧昧,徐侠已经无力争辩,干脆别过头一边看风景去了。 “原来都过去十七年了啊……” 渔夫此时一曲罢了,就着原来的曲调接了这么一句,倒也不至于突兀。 只是三人分明从这句似唱似叹的歌词中,感觉到一丝落寞。 晏晨心有所感,好奇问道:“莫非足下也跟芷兰一样,与家人失散了十七年?” 渔夫不知是没听清还是故意避而不答,狂歌依旧。 晏晨也没再追问,只是心中暗暗感叹道:“自十七年前,先君忽而退位,今上登基,彼时谁能想到大齐国运自此由盛转衰?” “国运一衰,多少人随之家道中落,又有多少人妻离子散。” “大概每个苟活下来的人,都有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吧。” …… 如此跟随渔夫一路踏歌南下,在夜幕降临之后,小船却忽然离开宽阔河面,转入了一条曲折偏僻的水道。 众人不解,渔夫解释道:“黑水人为了提防东岸齐人趁夜色渡河偷袭,晚间巡河的频次比白天还多,此时走大道,反而危险。” “竟是如此?” 三人对北阡河的情况不太了解,初时半信半疑。 直到江面上逐渐响起大量金鼓之声,便不再怀疑,心中只有佩服。 这位是个熟知当地环境的老渔夫,足以依靠。 既然如此,绕小路哪怕会耽误一些时间,也就能接受了。 总比被黑水人的船队发现要好。 但很快,三人就发现渔夫还有惊喜。 原来进入小水道后,船速不减反增,竟是如顺风满帆的快船一般,在水面上飞驰起来。 第(1/3)页